走进蒙阴县桃墟镇百花峪村配资界,漫山遍野的绿意铺展成画,游客在林间漫步赏景,享受着与自然相融的惬意。近日,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的 “践行‘两山’理念 建设美丽山东” 媒体行活动来到这个小山村。凭借一张张代表林地产权的林票,百花峪村撬动上千万金融活水,村庄的命运悄然改写。
群山环抱的百花峪村,曾长期困在 “守着青山过穷日子” 的悖论中。5000余亩林地既是抵御风沙的生态屏障,也是难以变现的 “沉睡资产”。村民守着林木数十年,找不到好的变现门路,时常还会发生盗伐、失火等问题。
去年以来,蒙阴县在百花峪村开展林票发放试点,将这片生态林权益量化分割,以林票形式精准发放到村集体和村民手中。每一张林票,清晰对应着相应的林木所有权、收益权。“林票不仅是收益凭证,更是致富钥匙。”百花峪村党支部书记陈长田说,这林票能交易、可继承,更关键的是能向银行抵押贷款。依托林票,百花峪村获得银行授信超1000万元。
“拿着林票就有了钱。”村民刘建军告诉记者,他承包了150亩山地,却一直苦于没有资金发展产业。今年,他靠着手中的“林票”,顺利贷款30万元,栽种猕猴桃树,树下放置蜂箱养中华蜂,蜂蜜可以卖到150元一斤。
建民宿、开咖啡吧、接待艺术写生……一张林票激发的生态红利正持续外溢。目前,村里的剧场、咖啡吧、酒吧、书舍等配套业态逐渐完善,改造了30多家民宿,每天可接待游客2400人,旅游旺季总是“一房难求”。今年以来,村里仅住宿收入就超过了150万元。
林票不仅带来经济收益,更重塑了村民与山林的关系。过去无人问津的护林员岗位,如今成了抢手的 “香饽饽”,村民们积极加入护林防火队、扑火队,巡山、灭火、防虫样样上心。“林子值钱了,谁还舍得破坏?” 陈长田说,爱林护林已成全村人的共识。
(大众新闻记者 付玉婷 王瑛琪)配资界
量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